- 余碧春;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时代要求。基于“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实施背景,从高校分类评价视域,厘清应用型本科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特征及核心要素,以福建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近五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文本为研究对象,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应用型本科高校构建个性化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路径与对策。
2025年03期 No.154 159-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4K] - 温海花;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传统学生评价体系难以满足新时代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基于“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反思当前学生评价中存在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共性轻个性”等问题,提出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多元智能”为理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型学生评价体系。具体路径包括:构建“知识—能力—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评价内容体系,强化师德师风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评价;建立“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的协同评价机制,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智能化、个性化、过程化的评价平台,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监测和精准评价。
2025年03期 No.154 166-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7K] - 李卓霖;邓兵;林金森;张鹏;
“一站式”学生社区是高校育人新模式的重要实践载体,在就业育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宁德师范学院作为福建省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其“一站式”学生社区在服务学生成长与促进就业方面具有典型意义。基于实证调研深度剖析学校“一站式”社区就业功能发挥情况,发现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服务供需错位、育人主体协同不足、资源整合欠佳等问题。基于服务生态系统理论,提出构建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的“四维协同”就业育人生态模型,通过多元主体协同、优化资源配置、技术赋能与健全机制的发展路径,推动“一站式”社区就业服务向生态化育人模式转型,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精准的就业服务,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2025年03期 No.154 173-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1K] - 谢翠红;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是确保高校风清气正、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以福州高校为研究对象,阐述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思维逻辑,分析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存在主动监督意识不够强、严管制度建设不够完善、贯通协同还不够有力、体制改革成效还有不足、监督队伍的专业水平不够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一一提出对策,以期为高校进一步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提供政策参考。
2025年03期 No.154 179-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3K] - 俞琪琦;
红色校史是高校特有的红色文化体系,因其产生时的特殊历史背景和演进中的独特发展脉络,在精神传承、价值引导和组织动员层面具有天然的红色党建基因。全球多元文化冲突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全新挑战和难题,红色校史的先进性、传承性和生动性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可行的红色文化治理方案。现实中,红色校史融入高校党建工作不力主要存在思想认识缺乏、制度保障不力、理论水平不足、跨部门协同缺位等方面深层致因。据此,提出“机制—生态—载体”的协同实践路径,从加强红色校史融入党建工作的统筹规划、营造氛围浓厚的红色校史学习氛围、打造影响广泛的红色校史党建品牌三个方面着手,为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提供红色校史资源转化运用的创新范式。
2025年03期 No.154 185-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7K] - 韦信铭;杨玉玲;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不同主体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多元路径共同推进。高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宁德师范学院是一所地处民族聚居区的地方本科院校,在宁德少数民族的发展过程中主动作为,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系统考察宁德师范学院如何发挥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多维优势资源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的具体实践,探索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实效性的有效路径,为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兼具理论价值与实践效度的参考范式。
2025年03期 No.154 191-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7K]